|
據新華社信息南京12月10日電(記者湯澗)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焦德茂主持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課題組,運用植物光合機理,成功地將玉米高光合效率基因PEPC導入水稻,獲得…
Ö 2011/11/5 Ø 2032 人瀏覽過
|
|
美國科學家宣布,他們已培育出一種轉基因水稻。新品種水稻小規模田間試驗表明,它可以比目前水稻產量提高35%,并有助于降低氣體溫室效應。
Ö 2011/11/5 Ø 1997 人瀏覽過
|
|
這次畝產900公斤的水稻品種,不是所謂“轉基因品種”。
Ö 2011/11/5 Ø 2162 人瀏覽過
|
|
生根發芽、根深葉茂,從這些俗語中可看出根對植物生長的重要。記者昨日獲悉,華中農業大學科研人員歷時4年,分離出1個控制水稻不定根生長發育的基因。
相關研究成果于本月4日在國際…
Ö 2011/11/3 Ø 2183 人瀏覽過
|
|
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0日訊(記者 錢娟)“我個頭1.75米,巨型稻比我還高,接近2.2米。”今日,在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百畝巨型稻試驗田里,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…
Ö 2017/10/12 Ø 2344 人瀏覽過
|
|
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,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,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……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饑餓的痛苦。
Ö 2017/10/9 Ø 2388 人瀏覽過
|
|
厲害了,我國的水稻!跟菜湯一樣咸的“不毛之地”上,神奇地種植出了水稻!與此同時,中國新培育的一種新型水稻品種,能夠“聰明”地拒絕有害重金屬——鎘的污染,讓大家吃得更加安…
Ö 2017/10/9 Ø 2424 人瀏覽過
|
|
全球有9.5億公頃鹽堿地,其中1億公頃(15億畝)在中國,2.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。雜交水稻之父、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過耐鹽堿雜交水稻(俗稱“海水稻”)的研發和推廣讓鹽堿地像…
Ö 2017/9/29 Ø 2089 人瀏覽過
|
|
有分析認為假如此次水稻親本“去鎘”成功,那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的糧食的貢獻將是空前絕后的。他不僅解決了人類的“吃的飽”問題,還解決了人類的“吃的安全”這一大難題。
Ö 2017/9/29 Ø 1996 人瀏覽過
|
|
目前,2.3億噸庫存玉米(相當于全年玉米產量),是壓制國內玉米行情的最大障礙!昨天,國家發布最新消息,為2.3億噸庫存玉米找到了新出路——制造車用酒精!全國的車必須都得用!
Ö 2017/9/15 Ø 2172 人瀏覽過
|